松木桩的特性
松木桩,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河堤等。是各种木制木桩中的一种, 松木桩用于地基处理时具有一些的性能,具体如下:
1、松木桩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湿胀干缩性,干燥松木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松木将发生体积膨胀;
2、松木桩如有缺陷易于从外表观察,不致将有疵病的木材用于重要结构;
3、高强度且密度小,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
4、松木含有丰富的,这些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
工艺特征:气干密度422kg/m3;木质硬度、密度适中、物性指标中等,握孔力中;纹理细直、木纹清晰,变型系数较小;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处理性能较好;油漆和胶接性能一般。防腐后易于油漆和染色。是中腐木材主选原材料,一般长造材料规格为6米;
沉桩冲击:沉桩冲击在300kg.m以内,不然,即使是16cm尾径的原木也受不了;
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松木桩,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河堤等。松木含有丰富的,而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所以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但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使用松木桩。我国地质条件复杂,许多建设项目分布在软弱土层地区,这些地区的地基土质通常都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渗透性差、灵敏度高、强度低和厚度不均等特点。在软弱地基上建房,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因而必须采取措施处理地基,减少基础的沉降和避免不均匀沉降。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对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作粗浅探讨。
松木桩常用的布局方式
松木桩常用的布局方式是以梅花形为好,桩之间距离不宜小于3倍桩径。在基础下设置褥垫层可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即可增大β值,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调整桩垂直荷载的分担褥垫层越薄,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不设褥垫层,则不能发挥桩间土的作用。
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