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因含有丰富的,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自古以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水利工程——灵渠,其基础处理即采用了松木桩。
松木桩作为水利工程的一种建材一直使用至今。随着人们对景观亲水要求的提高,作为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建材,其用途也发展成为一种河道护岸的形式,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河道,多采用了松木桩护岸形式。
松木桩虽然有“水浸万年松”之说,但其只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对于位于水位变动区的松木桩,其交界处较易腐烂。因此松木桩型式的护岸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腐烂现象,再加之水下食草鱼类的啃食,会加速腐烂,通常每几年就需反复修复施工,经济效益较差。
接长松木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桩打入后,桩的接头在地面下的深度不得小于2米;
二、相邻桩接头的高差,不得小于0.75米;
三、每根桩以一个接头为宜,接头处宜根径对根径。
注:接长的木桩,不得用振动打桩机下沉。
主要产地:大、小兴安岭,内蒙古、俄罗斯、北朝鲜等;
结构特征:树皮呈黑褐色,表面为裂片状不规则剥离;边材黄白色,窄,心材浅红褐;纹理直而略均匀,结构中;
年轮明显,木射线细,树脂道在肉眼下为点状或孔状。
工艺特征:气干密度422kg/m3;木质硬度、密度适中、物性指标中等,握孔力中;纹理细直、木纹清晰,变型系数较小;干燥、机械加工、防腐处理性能较好;油漆和胶接性能一般。防腐后易于油漆和染色。是中腐木材主选原材料,一般长造材料规格为6米。
松木桩承载力的原理是什么呢?
根据在软土地基上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软土地基的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由于松木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体,故而形成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从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承载力的效果。将挖掘机的挖斗倒过来扣压桩至软基中; 按压稳定后,用挖斗背面击打桩头,直到没有明显打人量为止,确保松木桩垂直打人持力层。
二是挤密作用: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