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桩的作用
松木桩,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弱地基、河堤等。松木含有丰富的,而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有“水浸万年松”之说,所以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我国民间自古有“水下万年松的说法”,水利工程——灵渠的基础处理即采用了松木桩。
一是桩体的支撑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以松木桩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低模量、低强度土体,在承受外荷时,地基中应力按桩土应力比重新分配。应力向桩体逐渐集中,桩周土体所承受的应力相应减少,大部分荷载由松木桩承受。由于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均优于土体,故而形成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模量也优于原土体,从而达到减小变形,提高承载力的效果;
二是挤密作用:松木桩施工时,采用锤击打入,桩孔位置原有土体被强制侧向挤压,使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密实度提高,起到挤密作用。松木桩复合地基在施工中对桩间土体的挤密作用,使桩间土密实,从而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得到提高,压缩性降低
松木打桩木有哪些优点和特点?
1.强度高,密度小,质轻高强。
2.弹性韧性好,抗冲击和振动能力好。
3.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耐久性好。
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木制品。
5.松木打桩木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和湿胀干缩性能,干燥松木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松木体积会膨胀。
通常,当基础承载能力不足,不适合直接开挖的基础(如流沙、淤泥、沼泽等)时,我们需要用松木打桩来加固土壤。
通过松木桩传递荷载,确保上述建筑不会因基础沉降不均匀而变形。松木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优于土壤,可减少变形,提高承载能力。
正确的松木桩施工方法
根据打桩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人工打松木桩和机械打木桩。常用的打桩机械有手摇卷扬机和柴油打桩机,液压挖掘机亦经常用于打木桩。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桩的布置以梅花形为好,桩间距离不宜小于3倍桩径。
打桩完毕后应按设计高程锯平桩头,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桩时挤出的淤泥,在桩顶铺设20~30c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并加以压实,然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以保证基础通过褥垫层把一部分荷载传到桩间土上,调整桩和土的分担作用。
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以下工作,但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则不宜使用松木桩。实践证明,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时,有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它可避免大量的土方开挖,因而在松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它不失为一种处理软弱地基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