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因含有丰富的,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自古以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水利工程——灵渠,其基础处理即采用了松木桩。
松木桩作为水利工程的一种建材一直使用至今。随着人们对景观亲水要求的提高,作为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建材,其用途也发展成为一种河道护岸的形式,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河道,多采用了松木桩护岸形式。
松木桩虽然有“水浸万年松”之说,但其只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工作,对于位于水位变动区的松木桩,其交界处较易腐烂。因此松木桩型式的护岸建成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腐烂现象,再加之水下食草鱼类的啃食,会加速腐烂,通常每几年就需反复修复施工,经济效益较差。
用松木打桩有哪些方法?
根据不同的打桩方法,可分为人工打松桩和机械打松桩。常用的打桩机械包括手动卷扬机和柴油打桩机,液压挖掘机也常用于打桩。使用液压挖掘机打桩时,两人需要扶桩到位,将挖斗倒过来扣桩,将桩压入基础一定深度稳定,然后扶桩人走开,挖掘机将松木打桩木压下,一般3~5分钟即可打桩,工作。为了使挤压效果良好,提高基础承载力,打桩时必须从基础周围到内圈。桩的布置以梅花为好,每桩距离不小于桩径的3倍。
打桩后,应根据设计高程将桩头锯平,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清除打桩时挤出的淤泥,在桩顶铺设20~30cm厚的砂石垫层,压实,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确保部分荷载通过床垫层传递到桩间土壤,调整桩与土壤的共享作用。
松木打桩木有哪些优点和特点?
1.强度高,密度小,质轻高强。
2.弹性韧性好,抗冲击和振动能力好。
3.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耐久性好。
4.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制成各种形状的木制品。
5.松木打桩木具有较强的吸湿性能和湿胀干缩性能,干燥松木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松木体积会膨胀。
通常,当基础承载能力不足,不适合直接开挖的基础(如流沙、淤泥、沼泽等)时,我们需要用松木打桩来加固土壤。
通过松木桩传递荷载,确保上述建筑不会因基础沉降不均匀而变形。松木桩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优于土壤,可减少变形,提高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