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木桩如何在软土地基处理应用要点 松木桩桩长一般不长于6m,尤其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分布地区、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于130kPa的堤防护岸、低层民居、道路涵洞、市政涵管之类轻荷载、沉降不敏感的建构筑物。松木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松木桩为“原木”,不用剥皮,不要锯成别的形状,如对半锯成半圆状,容易造成后期桩身弯曲变形,失去作用。 2)不能将更笔直,桩长可达更长的“杉木桩”或其它木桩替代或推广成松木桩,因为大部分常见木材是忌水,在水中将会快速变黑、变形和腐烂,杉木尤其如此。 3)施工时要考虑到松木桩所能承受的沉桩冲击力,沉桩冲击力应能控制在300kg•m以内,以免冲击力过大破坏松木桩的桩体。 4)软土水平抗力很小,桩群上端容易出现整体水平位移,从而拉裂地面设施。处理办法一般在松木桩问铺设一层块石,顶部设置碎石垫层,以提高桩群的水平刚度。
在使用松木桩时该注意的部分问题 松木桩,是用松木制作的木桩,主要用于处理软地基、河堤等。使用它时该注意: 1、松木桩是使用“原木”的,不要锯成别的形状,尤其不能对半锯开变成半圆状,半圆桩是很快就后强烈弯曲,以至失去效用。 2、松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和普通复合地基相似,只不过桩心距往往很小。 3、要考虑到松木桩所能承受的沉桩冲击力,沉桩冲击能都在300kg/m以内;如果再大,即使是16cm尾径的原木也受不了。 4、淤泥地区地基土的水平抗力很小,松木桩群上端很容易出现整体水平位移,使地面设施出损坏;故即使不考虑水平荷载需要,大多也在松木桩间铺设一块石层,尽量提高桩群的水平高度。石层只能人工铺设,要尽量把松木桩一根一根挤紧。
为什么松木桩在水下不会腐坏? 打木桩是我们自从古始就有的一种建筑习惯,并且直到现在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使用到木桩。我们常会看见有一些木桩尤其是松木桩会被打在水中,有些人会疑惑难道这样木头不会很快就坏掉吗?其实并不会,现在有一些地方还存有几百年前的木桩安然无恙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奥秘。 真正让木材腐蚀的,是一些真菌。而这些真菌的孢子,普遍存在在空气之中。当木材中含水率达到23-31%左右时,会达到纤维饱和,超过纤维饱和之后,空气中的真菌孢子会在木材上繁殖,然后不断的腐蚀木材。它们在木材中由菌丝分泌酵素,破坏细胞壁,造成木结构强度下降,是引起木材腐烂的真正原因。 所以既然防腐,要么让木材永远不达到纤维饱和点,要么让木材永远不接触到真菌孢子,而真菌孢子恰恰在空气中有,水中少见。所以木材在水下才能千年不腐。 木材细胞壁含水率(吸着水)在饱和状态,而细胞腔无自由水时的含水率,称纤维饱和点或纤维饱和度。纤维饱和点因树种不同而异,一般为23%~31%。纤维饱和点的变化是木材性质变化的转折点。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木材强度性质不变;在此点以下,木材强度因含水率的减低而增加。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木材没有收缩、膨胀的变化;待到含水率降低到纤维饱和点以下时,木材伴随含水率的减少而收缩,等到减少至零,收缩达到大。这就是为什么水下部分稳定,并且多年来强度不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