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桩的处理:一般来说,木材通常在100℃和100-150℃的高温下干燥。热处理木材用于接近或高于200℃的高温低氧环境。经过一定时间的连续加工,木材的半纤维素降解和木材细胞壁的羟基化,提高了木材的吸湿性能,提高了木材的质量,因此,对杉木桩进行高温热处理是必要的。
加工过程对材料非常重要,如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升温速率、木材种类、试样重量和尺寸、初始含水量等参数都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加工工艺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产品的预期用途,优化和提,降低机械性能,寻找可接受的吸水平衡点,根据介质的不同,主要目的是提有三种加工工艺。
测试了处理后木材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处理后木材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吸湿性降低,吸湿曲线与解吸曲线的距离显著大于未处理木材,底部摆动减小,弦的变形是由径向膨胀引起的区别。
与未处理木材相比,热处理后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降低,相应的膨胀收缩性能提高。试验表明,当加工温度超过200℃时,松木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较好,材料的径向均匀性较好,处理效果较好,用结或弦处理后缺陷较多。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中采用杉木桩作为护坡桩是必要的。大量研究和具体应用也表明,杉木桩作为护坡桩是一种成本低、施工方便、处理效果好的可行措施。
本工程采用杉木抗滑桩。他们有许多行和密集的桩间距。硬土打入长度满足锚固长度。在桩顶埋置岩石和砾石可以改善土的摩擦角。
为了提高杉木桩的抗剪强度,更重要的是使杉木桩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滑动力。杉木抗滑桩处于抗弯状态,杉木/松木桩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特别是多排的共同作用更有利于抗弯。
杉木桩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随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的日益先进、科学和现代化,杉木桩/松木桩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工程实例表明,杉木桩用于边坡治理是可行的。
杉木桩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1) 水中沉桩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
2.1测量放线:本工程轴线放样采用GPS测量仪控制,桩顶高程采用水准仪控制。放样工作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粗样:用GPS定位线位,再用石灰线标出设计河口线,开挖时高程控制在-0.9m±0.1M;
细样:粗样满足要求后,在个施工段前后做两个限位桩,用GPS进行测线定位,并在桩上钉铁钉标出设计河口线。施工过程中,线形控制采用三点定线原则,每3-4m进行一次精检;高程测量按三级标准控制,每过一限后,施工中采用桩上铁钉控制木桩标高,每隔3-5M进行一次准确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