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按基础松木桩打桩方式分成机械设备基础打桩和人工服务基础打桩。
常见的基础打桩机械设备有手摇式起重机和柴油机压桩机,液压挖掘机亦常常用作打木柱。当液压挖掘机基础打桩时,务必有两人适用。
以便使挤密好用,提升承载力,基础打桩时务必由肌底四周往内圈施打。桩的布局以红梅花行为好,桩间间距不适合低于3倍桩径。
基础打桩结束后应按设计方案标高锯平桩头,使每根桩的桩顶基础维持在同一平面,清挖基础打桩时挤压的污泥,在桩顶铺装20~30c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并多方面夯实,随后再混凝土浇筑底版混泥土,以确保基本根据褥垫层把一部分载荷传入桩间土上,调节桩和土的分摊功效。
松木桩的制作
1、桩径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且外形直顺光圆;
2、小端削成750px长的尖头,利于打人持力层;
3、待准备好总桩数80%以上的桩时,调入挖掘机进行打桩施工,避免挖掘机待桩窝工;
4、将备好的桩按不同尺寸及其使用区域分别就位,为打桩做好准备;
5、严禁使用沙杆等其他木材代替松木。
打试桩,确定桩长。因堤岸较长,沿堤岸方向每约50m打一根试桩,所以选试桩25根,以大概确定桩长。地质报告显示淤泥深度为1.2m—3.2m,为确保试桩成功,并考虑该类型桩的特殊性,配桩长度比同位臵桩的有效长度大0.5米。
打桩前,桩顶须先截锯平整,其桩身需加以保护,不得有影响功能之碰撞伤痕,桩头部位宜采用铁丝扎紧。
松木桩常用的布局方式
松木桩常用的布局方式是以梅花形为好,桩之间距离不宜小于3倍桩径。打桩完毕后应按设计高程锯平桩头,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桩时挤出的淤泥,在桩顶铺设20~30cm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并加以压实,然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以保证基础通过褥垫层把一部分荷载传到桩间土上,调整桩和土的分担作用。在基础下设置褥垫层可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即可增大β值,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
要考虑到松木桩所能承受的沉桩冲击力,沉桩冲击能都在300kg.m以内;再大了,即使是16cm尾径的原木也受不了;
不要把“松木桩”推广为“杉木桩”或其他桩。大部分常见木材是忌水的,在水中很快就发黑、变形和,杉木尤其如此,切不可用。当然,也另外一些木料也能“水泡万年”,例如红木